近年來中國逐漸發展為亞洲新興市場的重心,美國編纂機構MSCI明晟公司也於2017年宣布,將於2018年6月開始,將中國A股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和全球基準指數,成為中國資本市場與人民幣的里程碑。此歷經三次的拒絕申請,終於宣布將中國A股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其幕後重要的推手,即是近幾年備受關注,將中國A股推向國際市場的滬港通及深港通。滬、深港通的實施,成為了人民幣國際化及協助海外資金進入中國市場的最佳管道;更在廢除交易總額限制後,國際機構法人、中長線投資資金加碼A股,中國大陸保險資金大量投資港股,擴大了港股的交易量能。故我們觀察各市場具代表性的大盤指數,自滬港通實施前一年2013年11月18日到2017年8月9日的收盤價及成交量(如下圖一~圖三),來探討滬、深港通對大盤指數的影響,並以這些指數搭配VaR估計模型,來觀察該期間市場風險的變化。其中,雖香港恆生指數為交易較頻繁的大盤指數,但考量其成分股僅涵蓋63%的香港上市公司市值,故本文選擇香港恆生綜合指數,其涵蓋93%的香港上市公司市值,為更廣泛且具代表性的大盤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