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目標可贖回遠期契約評價和風險評估

  • 吳雅芬 黎致平
過去幾年來,在中國經濟貿易迅速發展及人民幣業務的開放下,促使人民幣升值的預期出現,在香港、中國、臺灣,以離岸人民幣為標的的”目標可贖回遠期契約(Target Redemption Forwards, TRFs)”交易越來越興盛。但在2014年1月底,離岸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突破6.05後,人民幣便一路貶值,於2016年1月底時更貶破6.6 (圖一),造成許多投資人不小的損失。遭受損失的投資人其中不乏有上市櫃公司,例如:佳能未實現損失671萬美元、大眾投控未實現損失788.81萬美元及樺晟69.3萬美元等。目前人民幣仍持續走貶,使投資人的損失持續擴大,進而影響企業經營與金融市場。此外,國銀也受到衝擊,其中民營銀行衝擊最大,導致金融股截至今年1月底跌幅已達12.8%,主因為人民幣大幅貶值,人民幣TRF業務大幅縮減,對銀行獲利貢獻減少;再加上客戶的違約損失,其中6成以不動產為擔保部位的客戶,與銀行協商轉為貸款,其餘四成無擔保部位。惠譽信評假設,若美元兌人民幣貶至6.7,台灣全體國銀TRF將出現約790億元的損失,每家資產提列減損部位約台幣百億元內。此外,金管會於2016 / 01/ 26也公佈了新一波TRF整頓措施,如下表。

➢ 相關關鍵字: 118期

➢ 延伸閱讀

置頂

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