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力測試之事件情境建構方法分析

  • 楊佳寧
風險值具有(1)標準化比較基準(將風險以金額表示)、(2)模型透明、與(3)有助於風險決策等優點,故相當受財務金融界重視。但若只單純應用風險值來進行風險衡量與控管,仍有不足之處,例如:VaR模型在評估新興市場組合時,受到鐘形曲線限制,使其在利用既定期間計算因子波動時,產生將極端價格波動包括在內的現象,例如選擇1997年該年整年資料作為樣本資料將可能包括泰銖貶值之事件,使得此方法之機率分配取決於取樣期間樣本而忽略特例事件之發生機率及特性。因此如何考慮「風險值的風險」呢?就需借重壓力測試(Stress Test) 來補足風險值在應用的缺失。壓力測試的執行方式主要是透過情境設定,再根據情境假設下可能的風險因子變動情形,重新評估金融商品或投資組合的價值,作為檢視公司能否承擔該風險的參考。整個程序通常可分為兩大步驟,一為情境設定、另一為重新評價;基於比較基礎,通常重新評價的方式並不會有太大差異,但是情境設定方式卻有許多選擇。本文針對各類情境設定方式加以說明,並提供一些實例敘述說明。

➢ 相關關鍵字: 33期

➢ 延伸閱讀

置頂

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