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治理、 CSR、 信用評等 「金融逆中介現象」將改變國內金融生態─企業多元化籌資方興未艾,直接金融盛行 2000-01-05 葉金江 最近幾年,隨著國內高科技產業蓬勃發展、及大型企業國際化腳步加快的推動下,加上國際金融集團挾其優越的金融創新技術,大舉介入國內市場,分食市場大餅,已經使得國內的金融環境出現了相當明顯的轉變。其中,最明顯的影響,就是1970年代前後,美國所發生的「金融逆中介」(financial disintermediation)現象,也逐漸反映在國內的金融市場。所謂「金融逆中介」現象,簡單地說,就是股票與共同基金取代銀行存款,成為個人理財的熱門工具,而大型企業透過上市、上櫃發行股票及現金增資,或以發行公司債、可轉換公司債(CB或ECB)及海外存託憑證(GDR)的方式籌措資金,取代銀行借款,亦即以「直接金融」(direct finance)取代「間接金融」(indirect finance)的現象。 查看完整內容 本文為付費文章,立即訂閱觀看全文 ➢ 相關關鍵字: 21期 ➢ 延伸閱讀 國內資金流向之分析 金融市場中長期資金供給與需求分析─理論層面分析 退票率與經濟景氣之關係─影響退票率因素之實證分析
最近幾年,隨著國內高科技產業蓬勃發展、及大型企業國際化腳步加快的推動下,加上國際金融集團挾其優越的金融創新技術,大舉介入國內市場,分食市場大餅,已經使得國內的金融環境出現了相當明顯的轉變。其中,最明顯的影響,就是1970年代前後,美國所發生的「金融逆中介」(financial disintermediation)現象,也逐漸反映在國內的金融市場。所謂「金融逆中介」現象,簡單地說,就是股票與共同基金取代銀行存款,成為個人理財的熱門工具,而大型企業透過上市、上櫃發行股票及現金增資,或以發行公司債、可轉換公司債(CB或ECB)及海外存託憑證(GDR)的方式籌措資金,取代銀行借款,亦即以「直接金融」(direct finance)取代「間接金融」(indirect finance)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