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數情況,分析一間公司或是跨公司的獲利能力時習慣使用毛利率(Goross Profit Margin, GPM)、淨利率(Operating Margin, OPM)、資產報酬率(Retrun on Assets, ROA)、投入資本報酬率(Retrun on Invested Capital, ROIC)或股東益報酬率(Retrun on Equity, ROE)。這些指標能夠簡單且清楚的告訴投資人企業獲賺報酬的能力,但對於增加股東財富(提升企業價值)的解釋力不高;而經濟利差(Economic Spread)是一個值得參考的指標。
本刊物第175期「淺談我國上市產業資本配置與經濟利差」一文,快速帶領讀者了解經濟利差的意涵,並鳥瞰台灣產業資本配置與經濟利差座標。本文將以EMS產業為例,透過對公司經濟利差矩陣的觀察,加深讀者對經濟利差分析之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