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治理、 CSR、 信用評等 台灣主權基金的成功之鑰:信任 2025-07-05 乾隆來 各界反覆討論了二十餘年,歷經陳水扁、馬英九、蔡英文三位總統仍然無法拍板的台灣主權基金,在賴清德總統就任剛滿一年時突然對外宣布,正面來看是再次展現賴總統強勢主導的決策風格、一肩扛起成敗責任;但是另一面也凸顯賴總統不愛傳統的溝通模式,即使是需要高度金融與財政專業、攸關全民百姓福祉、金額又會高達數兆元的鉅額基金,賴總統也僅在小圈圈內討論就做決定,埋下後續爭議的變數。 多年來,中央銀行管理外匯存底雖然極為保守,卻能獲得人民的信任,特別是台灣在國際政治舞台上缺乏正式身分,國內朝野政黨的政治鬥爭又經常挑戰國家安全的極限,在動盪的國內外政治環境下,央行管理外匯存底是一片淨土,對台灣經濟與金融市場的安定,是猶如航空母艦般極為重要的穩定器。 查看完整內容 本文為付費文章,立即訂閱觀看全文 ➢ 相關關鍵字: 央行、 174期、 主權基金 ➢ 延伸閱讀 「對外圍困,對內消化」是中共對台政策基調─從李登輝總統對兩岸經貿降溫談起 支持邱正雄部長推動兩稅合一政策 六%的經濟成長能支撐七千點以上的股價嗎?泡沫經濟現象不會在台灣重演
各界反覆討論了二十餘年,歷經陳水扁、馬英九、蔡英文三位總統仍然無法拍板的台灣主權基金,在賴清德總統就任剛滿一年時突然對外宣布,正面來看是再次展現賴總統強勢主導的決策風格、一肩扛起成敗責任;但是另一面也凸顯賴總統不愛傳統的溝通模式,即使是需要高度金融與財政專業、攸關全民百姓福祉、金額又會高達數兆元的鉅額基金,賴總統也僅在小圈圈內討論就做決定,埋下後續爭議的變數。 多年來,中央銀行管理外匯存底雖然極為保守,卻能獲得人民的信任,特別是台灣在國際政治舞台上缺乏正式身分,國內朝野政黨的政治鬥爭又經常挑戰國家安全的極限,在動盪的國內外政治環境下,央行管理外匯存底是一片淨土,對台灣經濟與金融市場的安定,是猶如航空母艦般極為重要的穩定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