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學名藥廠西進之路更加顛簸

  • 黃郁涵
自1990年代起我國製藥業者即看好中國的人口紅利帶來的市場潛力,前仆後繼西進登陸,首波登陸者以學名藥廠為主,如老牌藥廠永信、中化,後來更有專攻中國市場的新藥及困難學名藥研發業者,包括太景-KY、法德藥。然醫藥審核、通路制度獨特,西進之路遠較一般消費品難走許多,業者只能力求十年磨出一劍。遺憾的是,中國近年施行的帶量採購等醫改政策,讓西藥市場丕變,大大提高藥廠的經營難度,也使得台灣西進業者陸續鎩羽而歸,如:2020年中康聯-KY私有化下市、2022年永信宣布處分永信(昆山)及法德藥經營慘澹等。 本文首先將分析中國帶量採購的實施情形,再聚焦討論我國各學名藥廠的中國事業發展策略、近年營運是否已受帶量採購影響,最後預期未來何者營運會較受帶量採購常態化衝

➢ 相關關鍵字: TCRI觀點西藥業藥品學名藥156期

➢ 延伸閱讀

置頂

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