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治理、 CSR、 信用評等 審計公報61號「繼續經營假設」適用之探討 2018-07-05 黃國源 台灣於2016年年報開始採用新式查核報告,此次變革影響最大的是關鍵查核事項(KAM),TEJ已於貨幣觀測及信用評等雙月刊中進行探討 。然而,我們發現除了KAMs外,第61號公報「繼續經營」也對審計報告的使用產生重大的影響,這也是我們未曾注意的。TEJ依據會計師出具繼續經營假設存在不確定性(以下簡稱GC),作為TCRI的信用事件(Credit Event)之一。我們發現審計準則公報的改變,影響到CPA簽發GC段落的傾向,下文中將一一探討。 查看完整內容 本文為付費文章,立即訂閱觀看全文 ➢ 相關關鍵字: KAM、 關鍵查核事項、 繼續經營假設、 132期 ➢ 延伸閱讀 EPS的分母怎麼算?──加權平均股數計算之說明 台灣財報與美國財報20-F之比較-以2006年台灣發行ADR公司為例 持股信託之節稅效果 —以鴻海郭台銘為例
台灣於2016年年報開始採用新式查核報告,此次變革影響最大的是關鍵查核事項(KAM),TEJ已於貨幣觀測及信用評等雙月刊中進行探討 。然而,我們發現除了KAMs外,第61號公報「繼續經營」也對審計報告的使用產生重大的影響,這也是我們未曾注意的。TEJ依據會計師出具繼續經營假設存在不確定性(以下簡稱GC),作為TCRI的信用事件(Credit Event)之一。我們發現審計準則公報的改變,影響到CPA簽發GC段落的傾向,下文中將一一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