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治理、 CSR、 信用評等 金融市場調整過度(overshooting)是常態-台股評價的基準改變了嗎? 2017-07-05 編輯部 最近二年台股的評價扶搖直上。2015年夏天,台灣流行的話題是大陸人民幣貶值、紅色供應鏈崛起、民進黨會取代國民黨執政,當時台灣加權指數一度跌至七千點。但二年後,紅色供應鏈崛起之說,幾無人再提,人民幣也止貶回升。大家關心的話題,是人工智慧(AI)及機器人興起。台灣的半導體產業及蘋果手機代工業,甚具國際競爭力。台股也扶搖直上,衝破一萬點大關。 查看完整內容 本文為付費文章,立即訂閱觀看全文 ➢ 相關關鍵字: 投資評等、 台股、 利率、 現金股利、 因子投資、 126期 ➢ 延伸閱讀 揭開企業股權交錯及代理問題的神秘面紗 台股與台幣低估反映台灣較高的政治風險 會計師業由自律變他律
最近二年台股的評價扶搖直上。2015年夏天,台灣流行的話題是大陸人民幣貶值、紅色供應鏈崛起、民進黨會取代國民黨執政,當時台灣加權指數一度跌至七千點。但二年後,紅色供應鏈崛起之說,幾無人再提,人民幣也止貶回升。大家關心的話題,是人工智慧(AI)及機器人興起。台灣的半導體產業及蘋果手機代工業,甚具國際競爭力。台股也扶搖直上,衝破一萬點大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