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治理、 CSR、 信用評等 亟應消除「富裕中貧窮」與「世代擠壓」現象 2014-09-05 鍾俊文 王作榮教授在民國七十年代,曾經擔任工商時報總主筆,主持報館的言論方向與筆政,前後約十年之久。那時我剛好在工商時報專欄組與經濟研究室任職,連絡專欄與社論刊登事宜,並針對時事經常舉辦座談會與研討會,與王教授有較多接觸。其後,時報出版公司籌劃出版「王作榮全集」,邀請我擔任此書(一共十冊)的主編。為編輯此書,當時曾把王教授絕大部分的著作,廣泛收集、詳加閱讀、分門別類整理。由於這兩項淵源,我對王作榮教授的政經哲學、政策主張,乃至思想取向、寫作風格等方面,有較多認識與體會。這或許是主辦單位邀請我來參加研討會的原因。 查看完整內容 本文為付費文章,立即訂閱觀看全文 ➢ 相關關鍵字: 109期 ➢ 延伸閱讀 人口變遷及要素價格均等化作用,將長期抑制台灣工資與所得上升 新生兒驟減,藍綠兩陣營束手無策 以新移民補充嬰兒不足恐不切實際─探討人口拋物線的成因與影響
王作榮教授在民國七十年代,曾經擔任工商時報總主筆,主持報館的言論方向與筆政,前後約十年之久。那時我剛好在工商時報專欄組與經濟研究室任職,連絡專欄與社論刊登事宜,並針對時事經常舉辦座談會與研討會,與王教授有較多接觸。其後,時報出版公司籌劃出版「王作榮全集」,邀請我擔任此書(一共十冊)的主編。為編輯此書,當時曾把王教授絕大部分的著作,廣泛收集、詳加閱讀、分門別類整理。由於這兩項淵源,我對王作榮教授的政經哲學、政策主張,乃至思想取向、寫作風格等方面,有較多認識與體會。這或許是主辦單位邀請我來參加研討會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