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分量房價報酬下的行為探討:台北地區房市分析

  • 蔡怡純
自從美國房市的泡沫(次級房貸風暴)引爆了全球的金融危機之後,許多文章開始研究是什麼原因讓房市偏離均衡。房市的泡沫、政府對房市的管控、投資人的不理性行為等等的議題,都吸引了學者的注意。由於各國不動產市場的歷史價格波動都很劇烈,又房市的景氣波動與總體經濟的榮枯也一直是息息相關的,所以,過去已有相當多的文獻都在探討房價的變動行為,包括: 房價及其報酬的影響因素、房價的長期均衡和短期波動、房價報酬和風險的衡量等等。蔡怡純和陳明吉(2013)認為,討論房價變動課題的文獻,主要可以分成下列兩種分析模式,第一種為建立房價模型來解釋房價的波動行為,模型內的影響因素包含與房市供給及需求相關的變數,如:人口、所得、利率等等,這些文獻使用多變量模型來估計房價及其報酬(Hall, Psaradakis and Sola, 1997;Roche, 2001)。第二種為專注於捕捉房價的巨幅波動,僅使用房價單變量模型的文獻,例如:Crawford and Fratantoni(2003)、蔡怡純與陳明吉(2007)及Miles(2008)等。

➢ 相關關鍵字: 104期

➢ 延伸閱讀

置頂

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