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治理、 CSR、 信用評等 中國董事會: 法規制度與實證研究 2013-01-05 戚務君 理論上,每一家企業的運作都應該在董事會(肩負股東受託職責)的監督下經營,這是因為除了獨資企業與合夥組織外,上市企業的擁有者(股東)不可能都共同參與公司的運作。代表股東的常設機構就是董事會。本文從董事與董事會的角度來了解中國企業的運作。首先介紹與董事以及監事攸關的中國法令(主要為公司法與證券法)與揭露要求(多為來自證監會的規定),這些背景架構有助於我們了解中國的公司治理架構。透過TEJ建置的數據庫,本文也提供一些與董事以及監事相關的敘述統計量。其次,從董事會相關法令以及揭露要求的角度,進一步說明台灣與中國上市企業之間異同。接著以國際性學術期刊為主,介紹與成熟資本市場下與董事會相關的財務文獻。透過這些國際性的董事會研究,有助於我們了解中國董事會特性究竟是「獨有的地域性差異」還是「與世界接軌」。最後則看一看中國內地針對董事與董事會的研究發現。 查看完整內容 本文為付費文章,立即訂閱觀看全文 ➢ 相關關鍵字: 99期 ➢ 延伸閱讀 EPS的分母怎麼算?──加權平均股數計算之說明 台灣財報與美國財報20-F之比較-以2006年台灣發行ADR公司為例 移轉訂價概述 ─以本國上市櫃公司為例
理論上,每一家企業的運作都應該在董事會(肩負股東受託職責)的監督下經營,這是因為除了獨資企業與合夥組織外,上市企業的擁有者(股東)不可能都共同參與公司的運作。代表股東的常設機構就是董事會。本文從董事與董事會的角度來了解中國企業的運作。首先介紹與董事以及監事攸關的中國法令(主要為公司法與證券法)與揭露要求(多為來自證監會的規定),這些背景架構有助於我們了解中國的公司治理架構。透過TEJ建置的數據庫,本文也提供一些與董事以及監事相關的敘述統計量。其次,從董事會相關法令以及揭露要求的角度,進一步說明台灣與中國上市企業之間異同。接著以國際性學術期刊為主,介紹與成熟資本市場下與董事會相關的財務文獻。透過這些國際性的董事會研究,有助於我們了解中國董事會特性究竟是「獨有的地域性差異」還是「與世界接軌」。最後則看一看中國內地針對董事與董事會的研究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