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治理、 CSR、 信用評等 全球資源型基金的表現分析 2012-07-05 童偉恩 2008年金融海嘯以來,全球維持低利率的寬鬆貨幣政策,其操作手法是增加貨幣發行數量,將之注入金融體系中,使得借貸環境寬鬆。此舉容易造成資金泛濫,大量的閒置資金追逐有限的物資,近而導致物價上漲。此時,貨幣可能因通膨而貶值或造成購買力下降,因此投資人最關心的話題,就是如何讓資產「保值」以抵抗通貨膨脹的來襲。在通膨的年代,實質性資產的表現通常比金融性資產好,此類資產也更具有保值的效果。因此資源相關產業(如,石油、煤礦、黃金、農糧…等基礎物料的生產製造),成為熱門的「抗通膨」投資題材。 查看完整內容 本文為付費文章,立即訂閱觀看全文 ➢ 相關關鍵字: 96期 ➢ 延伸閱讀 債券型基金信用風險評估:2003/9 92年僅一成六基金表現優於大盤─中小型基金表現較佳,元大、凱基投信領先群雄 台灣指數基金之回顧與展望
2008年金融海嘯以來,全球維持低利率的寬鬆貨幣政策,其操作手法是增加貨幣發行數量,將之注入金融體系中,使得借貸環境寬鬆。此舉容易造成資金泛濫,大量的閒置資金追逐有限的物資,近而導致物價上漲。此時,貨幣可能因通膨而貶值或造成購買力下降,因此投資人最關心的話題,就是如何讓資產「保值」以抵抗通貨膨脹的來襲。在通膨的年代,實質性資產的表現通常比金融性資產好,此類資產也更具有保值的效果。因此資源相關產業(如,石油、煤礦、黃金、農糧…等基礎物料的生產製造),成為熱門的「抗通膨」投資題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