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治理、 CSR、 信用評等 台灣股市選股策略之投資績效分析─2000至2011年上市公司實證 2012-07-05 鍾俊文 黃筱婷 選股策略一向為財務界的熱門研究, 1960年代開始,許多學者發現不單只有市場風險溢酬可以解釋個股溢酬,公司規模、益本比及淨值市價比等基本面指標對個股溢酬亦存在解釋能力。本研究目的在於找出能實際操作,並可創造高報酬低風險低稅賦投資組合的選股策略。 查看完整內容 本文為付費文章,立即訂閱觀看全文 ➢ 相關關鍵字: 96期 ➢ 延伸閱讀 外資主導市場,基金持股率升高──五星級基金大降為6檔,投資人須有風險意識 兩稅合一、現金股利與員工分紅攸關投資決策 股王不是好的投資標的
選股策略一向為財務界的熱門研究, 1960年代開始,許多學者發現不單只有市場風險溢酬可以解釋個股溢酬,公司規模、益本比及淨值市價比等基本面指標對個股溢酬亦存在解釋能力。本研究目的在於找出能實際操作,並可創造高報酬低風險低稅賦投資組合的選股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