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治理、 CSR、 信用評等 民主、老化、赤字與國際資金流向 2011-05-05 編輯部 七大工業國家(G7) 過去一向被視為經濟繁榮強大的象徵,但目前卻變成是債務與財政赤字的象徵。而國際資金的流向也大幅改變,以前是G7這些富有國家的錢,流向其它貧窮的國家;但現今資金流向卻是開發中國家央行持有鉅額外匯存底,用以購買G7國家的債券,支應其財政赤字與經常帳逆差。時移勢易,改變非常驚人。 七大工業國一向被視為成功典範,採市場經濟與民主制度,七國也鼓勵世界其它國家走向此種發展途徑。美國學者福山,甚至提出「歷史終結」的說法,指民主政治與市場經濟是最佳制度,未來很難再超越。歷史因而停止進化。這種看法似乎太過樂觀了。 查看完整內容 本文為付費文章,立即訂閱觀看全文 ➢ 相關關鍵字: 89期 ➢ 延伸閱讀 人口變遷及要素價格均等化作用,將長期抑制台灣工資與所得上升 新生兒驟減,藍綠兩陣營束手無策 以新移民補充嬰兒不足恐不切實際─探討人口拋物線的成因與影響
七大工業國家(G7) 過去一向被視為經濟繁榮強大的象徵,但目前卻變成是債務與財政赤字的象徵。而國際資金的流向也大幅改變,以前是G7這些富有國家的錢,流向其它貧窮的國家;但現今資金流向卻是開發中國家央行持有鉅額外匯存底,用以購買G7國家的債券,支應其財政赤字與經常帳逆差。時移勢易,改變非常驚人。 七大工業國一向被視為成功典範,採市場經濟與民主制度,七國也鼓勵世界其它國家走向此種發展途徑。美國學者福山,甚至提出「歷史終結」的說法,指民主政治與市場經濟是最佳制度,未來很難再超越。歷史因而停止進化。這種看法似乎太過樂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