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治理、 CSR、 信用評等 績效歸因之原理與案例實作 (上) 2009-07-05 鄭 義 湯雲鶴 績效歸因(performance attribution)之目的在於釐清與解釋一段期間內「投資組合相對於標竿指數的主動表現來源」。1換言之,績效歸因是描述主動表現可以拆解成哪些更細項的報酬?同時,其風險來源由哪幾部分組成?如此作法,將可清楚量化經理人的投資技能或投資決策-如產業配置、風格偏移、市場擇時、選股能力…等所帶來的影響,包括報酬與風險,以便避開投資過程中的決策盲點。例如,投資經理人利用模型在無產業權重限制下選股並進行投資,發現產業配置效果並不理想。此時,若採取產業中立策略,並專注於「數量模型選股」或許較為恰當一些。 查看完整內容 本文為付費文章,立即訂閱觀看全文 ➢ 相關關鍵字: 78期、 77期 ➢ 延伸閱讀 代表性偏誤與經驗效應之探討 台股市場「多因子模型」之建構 經濟指數與個人指數同步下降─台灣投資人情緒指數調查報告(2004年8月發表)
績效歸因(performance attribution)之目的在於釐清與解釋一段期間內「投資組合相對於標竿指數的主動表現來源」。1換言之,績效歸因是描述主動表現可以拆解成哪些更細項的報酬?同時,其風險來源由哪幾部分組成?如此作法,將可清楚量化經理人的投資技能或投資決策-如產業配置、風格偏移、市場擇時、選股能力…等所帶來的影響,包括報酬與風險,以便避開投資過程中的決策盲點。例如,投資經理人利用模型在無產業權重限制下選股並進行投資,發現產業配置效果並不理想。此時,若採取產業中立策略,並專注於「數量模型選股」或許較為恰當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