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治理、 CSR、 信用評等 TEJ高階經營層分紅配股資料庫簡介 2008-11-05 謝一弘 員工分紅我國行之有年,為我國特有之制度,電子業偏好以員工股票分紅,作為獎勵員工及留才的工具。但因在97年以前員工分紅不需認列費用,致財務報表受到嚴重扭曲,資訊品質差,為投資人所詬病,且鉅額的配股,致使股本膨脹快速,嚴重損及股東權益。故在輿論的壓力下,97年起適用新公報,員工分紅需費用化,還給投資人正確的財報資訊。 雖自97年後員工分紅最大問題(未費用化)已獲解決,但仍有很多議題值得探討,如,公司所定之員工分紅政策是否合理;董事同時兼任經理人時,是否會有自肥現象;經理人個人領取分紅的多寡是否與其貢獻相襯等;故本期特寫此文,介紹TEJ『高階經營層分紅配股資料庫』,以期對後續研究能有所貢獻。 查看完整內容 本文為付費文章,立即訂閱觀看全文 ➢ 相關關鍵字: 74期 ➢ 延伸閱讀 EPS的分母怎麼算?──加權平均股數計算之說明 台灣財報與美國財報20-F之比較-以2006年台灣發行ADR公司為例 持股信託之節稅效果 —以鴻海郭台銘為例
員工分紅我國行之有年,為我國特有之制度,電子業偏好以員工股票分紅,作為獎勵員工及留才的工具。但因在97年以前員工分紅不需認列費用,致財務報表受到嚴重扭曲,資訊品質差,為投資人所詬病,且鉅額的配股,致使股本膨脹快速,嚴重損及股東權益。故在輿論的壓力下,97年起適用新公報,員工分紅需費用化,還給投資人正確的財報資訊。 雖自97年後員工分紅最大問題(未費用化)已獲解決,但仍有很多議題值得探討,如,公司所定之員工分紅政策是否合理;董事同時兼任經理人時,是否會有自肥現象;經理人個人領取分紅的多寡是否與其貢獻相襯等;故本期特寫此文,介紹TEJ『高階經營層分紅配股資料庫』,以期對後續研究能有所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