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治理、 CSR、 信用評等 探討股價高估企業代理成本問題—簡介Michael C. Jensen最近的研究 2005-07-05 鄭惠如 鑒於近年來,地雷股的不斷引爆,一般認為經營績效良好的公司爆發財務危機的案例層出不窮。就國內的例子而言,曾經風光一時的股王博達,在2004年無預警地聲請重整;訊碟也在同年爆發嚴重的財務虧損;再加上證交所和檢調單位積極的檢查行動,皇統自爆作假帳的事實。而在國外,2001年發生於美國的Enron和WorldCom的案例,大家都還記憶猶新。不禁令人懷疑其股價是否存在高估的現象,才會使財務危機不斷發生?而造成股價高估的原因是否可歸因於權益的代理成本問題?故有以下的討論。 查看完整內容 本文為付費文章,立即訂閱觀看全文 ➢ 相關關鍵字: 54期 ➢ 延伸閱讀 外資主導市場,基金持股率升高──五星級基金大降為6檔,投資人須有風險意識 兩稅合一、現金股利與員工分紅攸關投資決策 股王不是好的投資標的
鑒於近年來,地雷股的不斷引爆,一般認為經營績效良好的公司爆發財務危機的案例層出不窮。就國內的例子而言,曾經風光一時的股王博達,在2004年無預警地聲請重整;訊碟也在同年爆發嚴重的財務虧損;再加上證交所和檢調單位積極的檢查行動,皇統自爆作假帳的事實。而在國外,2001年發生於美國的Enron和WorldCom的案例,大家都還記憶猶新。不禁令人懷疑其股價是否存在高估的現象,才會使財務危機不斷發生?而造成股價高估的原因是否可歸因於權益的代理成本問題?故有以下的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