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治理、 CSR、 信用評等 人口結構轉變對國民儲蓄與退休制度的影響 2005-01-05 編輯室 彼得.皮特森在「老年潮」一書中,指出因應人口老化,可行的對策包括:(一)鼓勵更長的工作年齡。(二)逐漸增加工作年齡勞動力的規模。即提高勞動參與率。(三)生養更多更具生產力的小孩。(四)強調孝順的義務。(五)針對老人基本的需求給予津貼。(六)要求人們為老年儲蓄。(七)面對問題及早開始必要改革。 我們可確認生育率下降的比政府原先估計更快,而醫療科技進步與全民健保及老人福利津貼等制度,會使目前中老年人壽命比原先預期更長。但由於前者的影響超過後者,我們估計十年內台灣的人口就會停止成長。最高人口數應在二千三百萬人左右,然後人口就開始逐步萎縮、減少,至民國一百二十年則下降速度加快。果爾總體經濟必受嚴厲衝擊。 查看完整內容 本文為付費文章,立即訂閱觀看全文 ➢ 相關關鍵字: 51期 ➢ 延伸閱讀 人口變遷及要素價格均等化作用,將長期抑制台灣工資與所得上升 新生兒驟減,藍綠兩陣營束手無策 以新移民補充嬰兒不足恐不切實際─探討人口拋物線的成因與影響
彼得.皮特森在「老年潮」一書中,指出因應人口老化,可行的對策包括:(一)鼓勵更長的工作年齡。(二)逐漸增加工作年齡勞動力的規模。即提高勞動參與率。(三)生養更多更具生產力的小孩。(四)強調孝順的義務。(五)針對老人基本的需求給予津貼。(六)要求人們為老年儲蓄。(七)面對問題及早開始必要改革。 我們可確認生育率下降的比政府原先估計更快,而醫療科技進步與全民健保及老人福利津貼等制度,會使目前中老年人壽命比原先預期更長。但由於前者的影響超過後者,我們估計十年內台灣的人口就會停止成長。最高人口數應在二千三百萬人左右,然後人口就開始逐步萎縮、減少,至民國一百二十年則下降速度加快。果爾總體經濟必受嚴厲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