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工分紅造成的稀釋效果已圖窮匕現

  • 鍾俊文;吳炳義
去年第三季以來,外資明顯加碼買超台股,但電子股表現遠遠落後於大盤,不如傳產股與金融股甚多。事實上,這些電子股最近二年的帳面盈餘表現相當不錯,但股價卻不漲反跌。究其原因,我們認為是員工分紅的稀釋效果已圖窮匕現。 如附表一所示,民國八十二年,我國全體上市櫃公司的員工現金分紅為二十億,至九十二年度(今年分配九十二年度盈餘及分紅),增至一百一十億。但同期間員工配股(以面額計),由九億增至二○八億。如以市值(即除權參考價計算),此期間,員工配股市值由八十八億增至八○八億。全體上市櫃公司配發的員工現金、股票分紅及董監酬勞總市值合計,最近五年平均,每年約一千億。由於今年上市櫃公司業績,比去年更好,我們推估明年此一數字上看一千五百億。依會計原則,這三者無疑應認列成本。也就是目前所有上市櫃公司少列了一千億勞務成本,而盈餘則灌水了一千億。而這些錢大部分是納入所謂「科技新貴」的口袋。

➢ 相關關鍵字: 50期

➢ 延伸閱讀

置頂

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