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治理、 CSR、 信用評等 本國銀行放款風險訂價之探討 2004-09-05 鍾俊文;謝元峰 近幾年來台灣地區金融機構的呆帳問題嚴重,已經成為金融主管機關及銀行業者極欲解決的問題。銀行收受存款,從事放款來賺取利差,理論上應該可以獲取合理的報酬,然而實務上並非銀行的每筆放款都能獲取利潤。其主因乃在於銀行在訂定授信政策前以擴大市場佔有率為主要考量,而忽略且低估了借款者的違約機率,進而低估放款利率,一旦在借款者發生違約時便產生巨額的呆帳與損失,因此,如何改善銀行的放款結構,強化授信徵審的功能,減少逾放,無疑是銀行業者努力解決的問題也是銀行主管機關重視的議題。 查看完整內容 本文為付費文章,立即訂閱觀看全文 ➢ 相關關鍵字: 49期 ➢ 延伸閱讀 上市櫃銀行提存前後盈餘之比較 投信公司誠信度值得投資大眾高度關切 從持卡人之情緒波動與缺乏自制力看卡片融資之隱憂
近幾年來台灣地區金融機構的呆帳問題嚴重,已經成為金融主管機關及銀行業者極欲解決的問題。銀行收受存款,從事放款來賺取利差,理論上應該可以獲取合理的報酬,然而實務上並非銀行的每筆放款都能獲取利潤。其主因乃在於銀行在訂定授信政策前以擴大市場佔有率為主要考量,而忽略且低估了借款者的違約機率,進而低估放款利率,一旦在借款者發生違約時便產生巨額的呆帳與損失,因此,如何改善銀行的放款結構,強化授信徵審的功能,減少逾放,無疑是銀行業者努力解決的問題也是銀行主管機關重視的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