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治理、 CSR、 信用評等 借鏡沙氏法案進行修法之探討 2004-09-05 方順逸;黃培琳;蕭惠元 博達案,透過銀行將借款虛列為營收之手法、對會計師能力之重創、對市場之震撼,已被公認為台灣安隆案。因此,金管會也明言,將參考沙氏法案(The Sarbanes-Oxley Act of 2002,2002/7頒布),進行證券交易法、會計師法之修訂,以防制下個博達案。但修法重點在於:限期規定企業採用審計委員會或監察人雙軌制、全面要求獨立董監等。似未得沙氏法案之神髓。本文試行檢視沙氏法案,比較國內現行法規、修法方向,探討修法的可能成效(或無效)。 查看完整內容 本文為付費文章,立即訂閱觀看全文 ➢ 相關關鍵字: 49期 ➢ 延伸閱讀 SRM國家信用評等研究顯示:通膨改善愈快,債信晉級機會愈大 專文1.失真的財報導致失效的TCRI─由正義食品跳票案看財務報表的可信度 專文2.罕見的營收赤字─看宏景建設的退屋事件
博達案,透過銀行將借款虛列為營收之手法、對會計師能力之重創、對市場之震撼,已被公認為台灣安隆案。因此,金管會也明言,將參考沙氏法案(The Sarbanes-Oxley Act of 2002,2002/7頒布),進行證券交易法、會計師法之修訂,以防制下個博達案。但修法重點在於:限期規定企業採用審計委員會或監察人雙軌制、全面要求獨立董監等。似未得沙氏法案之神髓。本文試行檢視沙氏法案,比較國內現行法規、修法方向,探討修法的可能成效(或無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