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治理、 CSR、 信用評等 台灣上市公司之綜合性財務預測 2003-05-05 許華雯;鍾俊文 財務預測資訊對投資人而言具有一定的投資決策影響力,故公司當局與券商分析師所發布的財測常是投資人評價公司未來成長性與股價的重要參考依據。目前財務預測內容中,較受重視的數據資訊分別為「營業收入」、「稅前損益」、「稅後損益」與「每股盈餘」。投資人可以由營業收入了解公司未來經營績效和該公司產業未來成長性,也可以由稅前、稅後損益及每股盈餘作為未來現金流入與股票價值高低的參考資訊。在股票評價方面幾乎所有的模型都必須以盈餘數字作為輸入變數,例如投資人所最常用的股利折現模式(DDM)與本益比法。股利折現模式以股利所產生的現金流量依適當折現率折現來決定股票價值,而股利發放多寡決定於獲利能力,即每年的每股純益水準。所以在其他條件不變之下,財務預測每股盈餘愈高,公司股票價值愈高,反之每股盈餘預測愈低,股價應愈低。使用本益比法來評估股價是以公司合理本益比乘以每股盈餘預估,即為預估合理股價。因此,每股盈餘的預測資訊對投資人而言,相對上有較高的實用性與重要性。 查看完整內容 本文為付費文章,立即訂閱觀看全文 ➢ 相關關鍵字: 41期 ➢ 延伸閱讀 由財報重編看財報可信度及CPA簽證品質─財務透明度評估之一 釐清員工分紅稀釋率之定義 認知心理學在財務學術的應用
財務預測資訊對投資人而言具有一定的投資決策影響力,故公司當局與券商分析師所發布的財測常是投資人評價公司未來成長性與股價的重要參考依據。目前財務預測內容中,較受重視的數據資訊分別為「營業收入」、「稅前損益」、「稅後損益」與「每股盈餘」。投資人可以由營業收入了解公司未來經營績效和該公司產業未來成長性,也可以由稅前、稅後損益及每股盈餘作為未來現金流入與股票價值高低的參考資訊。在股票評價方面幾乎所有的模型都必須以盈餘數字作為輸入變數,例如投資人所最常用的股利折現模式(DDM)與本益比法。股利折現模式以股利所產生的現金流量依適當折現率折現來決定股票價值,而股利發放多寡決定於獲利能力,即每年的每股純益水準。所以在其他條件不變之下,財務預測每股盈餘愈高,公司股票價值愈高,反之每股盈餘預測愈低,股價應愈低。使用本益比法來評估股價是以公司合理本益比乘以每股盈餘預估,即為預估合理股價。因此,每股盈餘的預測資訊對投資人而言,相對上有較高的實用性與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