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治理、 CSR、 信用評等 金控公司換股比率之研究(續)—以兆豐金控為例 2003-05-05 黃田安 上一期本研究以常用之評價模型:現金流量折現法、市價法及淨值法對兆豐金控旗下子公司進行評價,並取其評價結果之平均值,來設定換股比率;本期本研究第一部份仍將以兆豐金控為研究對象,透過L-G換股比率模型,推算出兆豐金控旗下子公司換股比率之合理協商區間;事實上,不論是以評價模型或是L-G換股比率模型來設算換股比率,所得之換股比率僅是初步或者說是未經調整之換股比率,因為在協商的過程當中有許多因素均會影響換股比率的最後決定,例如參與合併公司之間是否具互補性、財務報表透明度、參與合併公司之成長性及參與合併公司中若有未上市櫃之公司,透過加入金控可達夾帶上市進而增加其股票流通性之好處或是給予被合併公司控制權溢價等許多因素均會影響到換股比率之最後決定,因此本文第二部分即透過對銀行及壽險公司所存在可能影響財務報表之現象加以描述,期能對財報透明度對換股比率之影響能有進一步的瞭解。 查看完整內容 本文為付費文章,立即訂閱觀看全文 ➢ 相關關鍵字: 41期 ➢ 延伸閱讀 金融控股公司合併消息宣告效果之研究 金控公司換股比率之研究(三) 金控公司合併消息宣告效果之研究(續)—兼論套利操作績效
上一期本研究以常用之評價模型:現金流量折現法、市價法及淨值法對兆豐金控旗下子公司進行評價,並取其評價結果之平均值,來設定換股比率;本期本研究第一部份仍將以兆豐金控為研究對象,透過L-G換股比率模型,推算出兆豐金控旗下子公司換股比率之合理協商區間;事實上,不論是以評價模型或是L-G換股比率模型來設算換股比率,所得之換股比率僅是初步或者說是未經調整之換股比率,因為在協商的過程當中有許多因素均會影響換股比率的最後決定,例如參與合併公司之間是否具互補性、財務報表透明度、參與合併公司之成長性及參與合併公司中若有未上市櫃之公司,透過加入金控可達夾帶上市進而增加其股票流通性之好處或是給予被合併公司控制權溢價等許多因素均會影響到換股比率之最後決定,因此本文第二部分即透過對銀行及壽險公司所存在可能影響財務報表之現象加以描述,期能對財報透明度對換股比率之影響能有進一步的瞭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