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治理、 CSR、 信用評等 認知失調及其在財務研究之應用 2002-11-05 周賓凰 「認知失調」理論是由社會心理學家費斯汀格(Leon Festinger)所提出,自1957年發表後,馬上就成為社會心理學的主流,並影響了整個領域的研究長達十五年之久。不過它的流行也只持續到1970年代,之後,也就風采不再了。今日,儘管多數的人不清楚這個理論的內涵,但「認知失調」已成為一般日常用語。有趣的是,經濟學家一直到近二十年來才開始注意到這些理論對人的決策影響,並逐漸將之納入理論模型中,而財務理論的相關研究則又是最近幾年的事了。 查看完整內容 本文為付費文章,立即訂閱觀看全文 ➢ 相關關鍵字: 38期 ➢ 延伸閱讀 CME與SIMEX台股指數期貨比較 利用事件研究法分析新上市股票之報酬 淺談事件研究法
「認知失調」理論是由社會心理學家費斯汀格(Leon Festinger)所提出,自1957年發表後,馬上就成為社會心理學的主流,並影響了整個領域的研究長達十五年之久。不過它的流行也只持續到1970年代,之後,也就風采不再了。今日,儘管多數的人不清楚這個理論的內涵,但「認知失調」已成為一般日常用語。有趣的是,經濟學家一直到近二十年來才開始注意到這些理論對人的決策影響,並逐漸將之納入理論模型中,而財務理論的相關研究則又是最近幾年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