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為財務學之於證券市場公平性與效率性的意涵

  • 曾昭玲
證券市場的公平性(Fairness)與效率性(Efficiency)一直是各國證券管理機關竭力追求與平衡的兩大目標,然此二目標卻如蹺蹺板的兩邊,屢隨金融市場整合性、波動性與複雜性的提升,以及投資人不理性行為的層出不窮而忽高忽低,致使各國證券管理機關不斷地設計與修正各型機制,以期尋求一公平性與效率性的動態平衡;惟相關法規之於公平性與效率性的意義,因市場參與者立場與角度的不同仍存有爭議。事實上,公平性與效率性的達成尤對散戶投資比率極高、上市家數較少、週轉率偏高、金融商品與避險工具仍少之淺碟型新興市場,如台灣,最具挑戰性,因而證券相關法規相繼設立,冀期保障專業分析能力較差,常隨小道消息不理性起舞,著重短線投機性進出,但卻佔市場九成交易比重之散戶投資人的權益,俾使投資人對證券市場之公平性與效率性深具信心,進而提升證券市場的廣度與深度,健全金融發展。

➢ 相關關鍵字: 37期

➢ 延伸閱讀

置頂

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