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治理、 CSR、 信用評等 行為財務學備受重視 2002-09-05 社長 由於國內外經濟景氣不振,股市明顯回檔,目前國內九成五以上的投資人都處於嚴重虧損的狀態。無論是基本分析、技術分析,都不太靈光,進出方式無論短線操作、波段操作、長期投資,或是基金定期定額投資,情況都不理想。問題究竟出在那裏? 晚近經濟學界出現一派新的學說,即所謂行為財務學。他們並不認同傳統的理性預期、效率市場假說,反而從心理學的角度出發,認為投資人有一些慣性的反應行為,在不同情況下有一些不由自主的反應,對投資盈虧的影響非常大。並證明有些慣性投資行為並不適當。本期我們邀請專精此一領域、持續進行研究的四位學者,由不同角度加以探討、分析,內容值得法人機構及投資大眾重視。 查看完整內容 本文為付費文章,立即訂閱觀看全文 ➢ 相關關鍵字: 37期 ➢ 延伸閱讀 投資大師擂台賽上演 台灣企業信用風險指標18家調升,78家調降 疫情發燒,風險管理將成為顯學
由於國內外經濟景氣不振,股市明顯回檔,目前國內九成五以上的投資人都處於嚴重虧損的狀態。無論是基本分析、技術分析,都不太靈光,進出方式無論短線操作、波段操作、長期投資,或是基金定期定額投資,情況都不理想。問題究竟出在那裏? 晚近經濟學界出現一派新的學說,即所謂行為財務學。他們並不認同傳統的理性預期、效率市場假說,反而從心理學的角度出發,認為投資人有一些慣性的反應行為,在不同情況下有一些不由自主的反應,對投資盈虧的影響非常大。並證明有些慣性投資行為並不適當。本期我們邀請專精此一領域、持續進行研究的四位學者,由不同角度加以探討、分析,內容值得法人機構及投資大眾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