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治理、 CSR、 信用評等 「選股能力」是基金績效領先的重要條件─台股利空頻傳,近三月仍有七成基金打敗指數 2001-09-05 楊宏中 第三季開始,儘管時序已經進入資訊電子產業的旺季,但台股仍是利空頻傳,除電子類股因半年報利空頻傳及六、七月營收公佈不如預期外,另在匯豐證券宣布停業、燁隆集團、華隆集團紓困案、亞世集團爆發財務危機等事件的衝擊下,更使得金融股、傳統產業龍頭股價跌跌不休,各類股族群股價破底走勢越演越烈外,致使加權指數頻創新低,幾乎跌破4,000點整數關卡,創下民國82年10月以來新低紀錄。此外,在國際及國內研究機構紛紛調降台灣今年全年經濟成長率至2.0~0%的衝擊下,儘管股價已經偏低,但投資人因景氣前景不明,因而加碼意願相當薄弱(詳見附表一)。綜合言之,累計這段期間,加權股價指數下跌了19.1%,而OTC指數則是下跌24.5%,呈現盤跌破底的超跌走勢。 查看完整內容 本文為付費文章,立即訂閱觀看全文 ➢ 相關關鍵字: 31期 ➢ 延伸閱讀 基金評等 最新基金績效評比結果 上櫃股票成為基金績效表現的決勝關鍵
第三季開始,儘管時序已經進入資訊電子產業的旺季,但台股仍是利空頻傳,除電子類股因半年報利空頻傳及六、七月營收公佈不如預期外,另在匯豐證券宣布停業、燁隆集團、華隆集團紓困案、亞世集團爆發財務危機等事件的衝擊下,更使得金融股、傳統產業龍頭股價跌跌不休,各類股族群股價破底走勢越演越烈外,致使加權指數頻創新低,幾乎跌破4,000點整數關卡,創下民國82年10月以來新低紀錄。此外,在國際及國內研究機構紛紛調降台灣今年全年經濟成長率至2.0~0%的衝擊下,儘管股價已經偏低,但投資人因景氣前景不明,因而加碼意願相當薄弱(詳見附表一)。綜合言之,累計這段期間,加權股價指數下跌了19.1%,而OTC指數則是下跌24.5%,呈現盤跌破底的超跌走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