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治理、 CSR、 信用評等 東南亞貨幣危機之分析,兼論匯率制度之選擇 1998-01-05 葉金江 東南亞貨幣危機發生迄今,已經六個多月。這段期間,雖然各國政府不斷提出各種挽救經濟的措施,如縮減經常帳赤字、減少政府財政支出、緊縮信用等政策,以及國際貨幣基金(IMF)對各國施予緊急性的紓困貸款,但仍無法遏阻貨幣危機的進一步惡化。針對此次的貨幣危機,大多數的學者認為,東南亞各國經常帳逆差逐年擴大,加以採行釘住美元或特定「一籃通貨」的匯率制度,是造成各國貨幣貶值危機的主要原因。有鑒於東南亞貨幣危機對全球金融市場的影響重大,本文擬就貨幣危機之成因與其影響,以及總體經濟條件與匯率制度之選擇有何關聯,作一整體之評析。 查看完整內容 本文為付費文章,立即訂閱觀看全文 ➢ 相關關鍵字: 9期 ➢ 延伸閱讀 景氣遲滯、匯率趨穩、短期利率再降─第四季景氣與貨幣政策前瞻 經濟預測Q&A 淺釋物價、利率與匯率的三角關係
東南亞貨幣危機發生迄今,已經六個多月。這段期間,雖然各國政府不斷提出各種挽救經濟的措施,如縮減經常帳赤字、減少政府財政支出、緊縮信用等政策,以及國際貨幣基金(IMF)對各國施予緊急性的紓困貸款,但仍無法遏阻貨幣危機的進一步惡化。針對此次的貨幣危機,大多數的學者認為,東南亞各國經常帳逆差逐年擴大,加以採行釘住美元或特定「一籃通貨」的匯率制度,是造成各國貨幣貶值危機的主要原因。有鑒於東南亞貨幣危機對全球金融市場的影響重大,本文擬就貨幣危機之成因與其影響,以及總體經濟條件與匯率制度之選擇有何關聯,作一整體之評析。